第330章 故鄉

-

夷陵。

位於漢江省西南部、長江上中遊分界處,擁有兩千餘年的輝煌曆史。

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,公元前279年。

秦國大將白起率領數萬秦軍渡過漢水,奪取楚國鄢、鄧等五座城池。

隨後繼續南下,攻破楚都郢都。

同時在夷陵焚燒了曆代楚王的墳墓,然後一路向東打到了竟陵,這就是著名的白起攻楚之戰。

公元前221年,劉備剛在益州登基稱帝,為了奪回荊州。

同時給兄弟關羽報仇雪恨,率領數十萬大軍向著東吳席捲而來、

但卻在夷陵被東吳大都督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,最終一敗塗地。

遺憾的在白帝城托孤,撒手人寰。

從漢江到夷陵有350公裡左右,下午兩點莫哲軒幾人就坐著紅旗轎車出發了。

時間緊迫啊!總共就兩天的時間,而且趕路最快都要花費四五個小時。

現在可不像後世一樣擁有高鐵,就連高速公路都少的可憐。

綠皮火車也隻是在各個省份的省會城市纔有,速度每小時最高也就六七十公裡。

跑的慢的三四十公裡。

“姐夫!我們查到你爺爺莫忠在前年已經過世了。

你爸爸的弟弟莫明安一家人現在還生活在夷陵市下的一個小縣城裡。

你姑姑莫明娟在知識青年回城的時候,跟著丈夫王瑞同去了深市。”

李哲華從副駕駛的車位上轉頭把從父親那得到的訊息,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。

“好!謝謝啦。”,莫哲軒點了點頭。

從雪茄盒中抽出一根遞了過去,他知道這小子眼饞自己手中的雪茄很久了。

“姐夫!這是正宗的古巴雪茄嗎?”,李哲華接過雪茄。

就迫不及待的叼在了嘴裡,然後點燃後,就吞雲吐霧了起來。

“嗯!這一根就要500港幣。”

“咳咳咳!這麼貴的嘛!可我感覺味道就那樣啊!”

“小華子!讓你姐來告訴你古巴雪茄為什麼這麼昂貴。

製作一支雪茄所要耗費的時間可是很長的,僅僅對雪茄葉進行晾曬和發酵。

這一過程至少就要花費一年之久的時間。”

“然後要對雪茄進行烘烤,再把菸葉加工成成品煙。

最後從曬乾發酵後的雪茄葉裡選擇質量過硬的,成色上等材料做成雪茄。”

“雪茄的材料經過層層挑選製作完成後,接下來就是交給捲菸師傅進行一層層的捲菸。

據說至少需要80道工序和500道手工操作,這才能製作成一支上等的雪茄.........”

“古巴雪茄之所以名揚世界就是因為茄葉的產量及其的稀少。

所謂物以稀為貴,這就成為了價值千金的存在。”

李曉薇一邊吃著水果罐頭,一邊介紹著關於古巴雪茄的相關知識。

“姐!你是怎麼知道了,難道你去過古巴嗎?”,李哲華用力吸了一口手中的雪茄,詢問道。

“我雖然冇有去過,但我從書本中瞭解了古巴雪茄的相關知識。

知識就是財富,彆整天跟你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,他們隻是看在大爹的權勢上討好你。”

“............”

幾人在車裡吃著零食聊著天,不知不覺幾個小時的時間轉瞬即逝。

道路實在是太崎嶇了,紅旗轎車都差點趴窩。

一路磕磕碰碰,最終在晚上八點到達了夷陵市城區。

到達招待所隨隨便便吃了個晚飯,就各自回到房間去睡覺。

翌日早上九點,莫哲軒等人吃完早飯後,就見到了夷陵市的行政主官。

互相聊了一會兒,在對方派遣的工作人員帶領下,就朝著夷陵市下麵的宜城出發了。

宜城縣中心菜市場內一家名叫美食之家的店麵內。

一箇中年男子正左手端著鐵鍋,右手拿著鐵鏟,飛快的翻炒著鍋中的青椒肉絲。

不一會兒,空氣中就瀰漫著一股獨特的肉香味,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青椒肉絲就被端上了餐桌。

“老闆!給我炒一盤爆炒雞肺,在搞一份水煮魚,加一份煎茄子。”

“好的!那您先找位置坐一會兒。”,中年男子迴應了一句,就連忙對屋內正在招待客人的一箇中年婦女喊道:

“秀琴!客人來了,快倒茶送水!”

“好呢!”,中年婦女迴應了一句。

趕忙就把走進來的三位客人給領到了一張桌子上

然後麻利的倒水,同時拿出抹布擦起了桌子。

就在這時,店麵外走進來了一個人穿著藍色製服的老頭,他的神色之中流露出一絲激動,進門之後就大聲嚷嚷道:

“明安!秀琴!我剛剛接到領導通知,你們的侄子從香江過來看你們了,現在正在夷陵過來的路上。”

“真的嗎?”,莫明安激動不已,一時之間忘記了自己正在炒菜,等看到已經快烤糊了的土豆這才反應過來。

“是的!你過來一趟,我囑咐你幾句。”

“秀琴!你來頂替我一下。”

“好!”

莫明安同時拿出關門歇業的牌子掛在了門房前,又向幾位準備進來吃飯的顧客解釋了一番後,這才帶著老頭進入了一旁的小巷內。

“李老!有什麼話,您就說吧!”

“明安!這一次你們家也許要發了,你要好好把握機會啊!”,老頭沉吟了一會兒。

就把從上級那得到的關於莫哲軒的一切訊息都說了出來,最後語重心長的道:

“你是我們宜城人!家鄉走出去一位世界級的大亨,是我們大家的榮幸,等一下領導們都會過來,你好好準備一下。”

“冇問題!那我大哥回來了冇有?”,莫明安趕緊詢問道。

兩兄弟一彆有三十幾年了,自然想念不已,腦子裡不由的想起了莫明華的臉龐。

小時候的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,要是父親知道了,肯定會高興壞了,這可是他和母親臨終前一直以來的牽掛啊。

“好像冇有,我從領導那得到的訊息,就是你侄子回來了。”

“哦!那行,我馬上去準備。”

“................”

-